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区局动态

给文书送达加上“公信锁”!新洲区以公证赋能规范行政执法

发布日期:2025-09-16 10:30 来源:新洲区司法局

在日常行政执法中,文书的送达不仅是法定程序的关键环节,更是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生效、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步骤。然而,实践中,“送达难”问题时常困扰执法部门,尤其是面对当事人下落不明、拒绝签收或异地居住等情况,如何有效证明已依法履行送达程序成为执法规范化的挑战。











近期,武汉市新洲区司法局与新洲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合作,首次对农业农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邮寄送达过程办理了保全证据公证,为行政执法程序的合规性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也成为本地区公证服务助力规范行政执法的重要实践。

该案起源于新洲区农业农村局对赵某某在禁渔区、禁渔期非法捕捞行为依法作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赵某某异地居住,农业农村局无法直接送达,为确保程序无误,特向公证处申请对邮寄送达过程进行证据保全公证。9月2日,在两名公证人员的现场监督下,执法人员填写邮件交寄单、封装法律文书并交寄;9月4日,当事人成功签收文书,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陈述、申辩;9月10日,农业农村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次日再次申请公证送达。整个送达过程均经公证机构客观记录和证据固定,并出具公证书。











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公证在行政执法中的监督与证明功能。通过行政执法现场监督、证据保全、文书送达等公证,将公证的法定证明力与中立性深度融入行政执法监督链条,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化、透明度和公信力。对行政机关而言,公证介入有效提升了文书送达的证明力,降低了因程序瑕疵导致的行政争议与诉讼风险,保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与公信力。对当事人而言,公证确保了其及时获取法律文书、行使陈述、申辩等法定权利,间接维护其合法权益。

自开展全省“延伸公证助企服务链条”试点工作以来,新洲区在多领域推进“公证+”创新实践,本次“公证+行政执法”送达环节是其中典型代表,通过公证的第三方监督职能与行政执法的程序性要求有机结合,不仅为解决“送达难”提供了新路径,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新洲区公证机构将继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与各执法部门的协作,积极探索更多元、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产品,为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贡献公证力量。


附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