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育青山 “营”在钢城——青山区专项行动助力升级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的决策部署,青山区自2025年初起,在全区范围内一体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规范涉企执法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查摆并整改具体问题,建章立制3项,整改成效在全市位居前列,阶段性成果显著,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规范行政执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青山区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规范涉企执法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系统谋划、周密部署,全面构建“一盘棋”工作新格局。
青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印发《青山区关于开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区领导牵头高位调度,累计召开专题会议和调度会4次。各街道、执法部门迅速响应,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组织体系。通过专题部署、定期调度和实地调研,层层压实责任,保障专项行动推进有力、落地见效。全区上下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问题整改是提升执法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青山区以自我革命精神直面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梳理执法环节隐患,系统构建整改闭环机制,坚决推动执法突出问题清仓见底、整改到位,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效可持续。
青山区各执法单位围绕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点领域,对2024年以来涉企执法案卷、行政复议诉讼、舆论监督、信访举报、企业反馈等线索开展全面起底和深入排查,共梳理出55项具体问题,涉及执法程序、检查频次、裁量权使用及文书制作等多方面。严格执行“清单管理+台账督办+销号落实”机制,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清零。目前所有问题已整改完毕,建立并完善3项相关制度,实现“整改一个、规范一片”的积极效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更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管机制创新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核心支撑。青山区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智慧监管提升执法效能,以包容审慎释放政策温度,全面推行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模式,切实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针对企业广泛反映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山区积极探索“综合查一次”、非现场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新型模式,印发《武汉市青山区市场监管领域2025年度“一业一查”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将18个执法部门87项抽查事项优化整合成43个行业领域,涉及养老机构、劳动用工、娱乐场所、烟草专卖等重点民生领域,通过提前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安排联合检查比例、频次,实现“左右协同、上下联动、步调一致”,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钢都花园街道针对某公司每日高频次巡查问题,主动优化调度,将每日巡查改为每周1次例行检查,并依整改进展动态调整计划,对提交合规承诺且无新增问题的企业暂停非必要检查,实现从“执法员”到“服务员”的角色转变,企业负担明显减轻,合规水平不断提升。
青山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统筹专项与日常检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协助开展联合检查等方式,科学制定年度计划。2025年预计将化工(危化)企业区级安全检查平均频次降至3.3次,较以往大幅降低,并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监督与执法检查的相关规定》,从制度层面确立规范检查的“防火墙”。
青山区生态环境分局强化科技赋能,广泛运用污染源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推动执法方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型,推行非现场、无感式执法,实现精准发现问题,避免粗放和“一刀切”治理。
化工消防救援大队创新实施“互联网+消防设施管理”模式,研发消防安全自主管理平台,集成每日防火检查、设施维护、应急拉动等六大功能,通过智能提醒助推社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消防设施故障率同比下降67%,设备抽检合格率连续三个季度达100%。
四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强的净化器,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企业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青山区着力构建多元共治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权力约束与公开透明,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在青山区政府网站专门开设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统一公开检查主体、事项、依据、频次上限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意见。先后组织3场企业座谈会,共有23家企业参与,被调研企业对青山区行政执法工作总体评价良好,无“不满意”反馈。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邀请法律顾问、义务监督员、业务骨干参与交叉评审。通过纠正违法通知书、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监督机制等方式,规范涉企查扣冻工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五
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执法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青山区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全面增强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铁军。
紧盯“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政府常务会前学法和重大决策前学法制度。组织全区执法人员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持续提升执法能力。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多次开展专题培训,围绕调查取证、执法程序、文书制作、法律适用等难点,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授课辅导,不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和实操水平。同时,加强作风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行为规范,强化执纪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青山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通过高强度推进、深层次自查、实打实整改、多维度创新,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关心、社会关注的执法突出问题,执法行为持续规范,检查频次显著下降,企业负担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青山区将继续保持高位推进态势,持续巩固和拓展专项行动成果,在强化执法监督、提升人员素质、创新监管方式、完善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