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区局动态

江夏区司法局织密新就业群体法律“防护网” 打造助企惠民服务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8-13 10:05 来源:江夏区司法局

为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夏区司法局聚焦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难题,创新开展“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坚持开门纳谏、俯身解忧,通过优化服务网络、精准对接需求、深化部门协作,探索出一条服务新业态、护航新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助企惠民走深走实。


织密前端网络,筑牢服务“前哨站”

站点前移,服务零距离。坚持“群众需求在哪,服务阵地就延伸到哪”,江夏区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物流园区、快递站点等新业态集聚区开展实地调研,在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痛点”后,迅速在金口菜鸟物流园、百世物流金港仓设立2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打造“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平台,有效破解新就业群体因时间碎片化、流动性强导致的“找法难”问题,将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

按需定制,供给精准化。摒弃“坐等上门”的旧思维,主动“开门问需”,联络点设立后,组织力量对园区内7家新业态企业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专项问卷调查,敞开大门倾听企业及从业者在劳动用工、合同规范、纠纷化解等方面的真实诉求和困惑,绘制精准“需求图谱”,为后续精细化服务提供坚实依据。



释放站点效能,实现服务“零距离”

送法上门赠“法治锦囊”。依托联络点阵地,变“请进来”为“走下去”,组织驻点律师开展“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险法律实务”等主题法治讲座2场,覆盖从业人员50余人次。讲座后设置“一对一”法律咨询环节,律师现场解答劳务合同、社保待遇等急难问题20余人次,获得热烈欢迎和好评。

畅通渠道保“服务在线”。联络点设立短短1个月内,驻点律师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公示线上咨询等方式,高效响应需求,累计线上解答涉及劳动报酬、工伤认定等法律咨询64人次,建立起便捷高效的常态化咨询响应机制,让服务时刻“在线”。



拓展覆盖范围,增设站点“强辐射”

主动上门,精准“把脉问诊”。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将服务重点向快递、即时配送等行业倾斜。6月4日,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与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上门,实地走访“饿了么”联投广场站点,与站点负责人及骑手代表面对面交流,精准摸排其在订单规则、事故处理、薪酬结算等方面的“疑难杂症”和法律服务需求。

快速响应,共建服务阵地。基于调研情况,决定在“饿了么”联投广场站点增设第3个法律援助联络点,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目前已落实由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杨璐律师提供驻点公益法律服务,站点公示牌制作完成后将立即挂牌运行,确保服务保障同步到位,将“开门教育”的成效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扩大服务覆盖面上。



深化协作联动,凝聚护航“强合力”

打破壁垒,深化部门协作。主动打破部门藩篱,与区人社局建立紧密协作工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联合服务的“相互借力”工作格局,共同为新业态企业及新就业群体提供全链条的法律支持,避免服务对象“多头跑”。

联合问需,精准“开方施策”。6月18日,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再次深入德邦物流、顺丰快递等新业态企业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联合调研。根据问卷反馈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精准推介“法治体检”、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等针对性强的服务项目,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服务增效。


附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