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27 14:45 来源:法治调研处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0个集体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安置帮教相关做法在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交流推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统抓协调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推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列入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局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召开19次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二是精心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组织召开十四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抓实考核落实。组织开展第一责任人述法,实现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推进法治建设三方案实地督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督察。

(二)着力提升立法工作质效。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市政府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聚焦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以市政府议案形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推动制定政府规章4件。二是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认真办理涉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等市政府法律事务、法制审核767件,督促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演出市场繁荣、汽车产业发展等重大行政决策39三是统筹推进立改废。统筹开展涉不平等对待企业、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法规、规章政策专项清理,修改和废止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31件。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武汉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2026年)》,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方案,推进全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二是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组织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完成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编制工作,在全市设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83个,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213人,畅通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推行公证服务中小微企业首问负责制,启动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专精特新等企业法治体检,帮助挽回损失过亿元,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贯彻国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制定武汉市方案,明确1760条具体措施;建立全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工作会商机制,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形成规范执法制度成果33个;强化行政执法个案监督,全市办结行政执法监督案件840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42个。二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推动市本级和13个行政区均挂牌成立行政执法监督局,健全市、区、街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三是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出台《关于深化全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组织实施首轮全市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第三方评估和实地调研。

(五)筑牢平安稳定防线。是加快建设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推动出台武汉市进一步健全完善新时代调解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理顺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复议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相结合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立足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坚持社区(村)每周街道(乡镇)每月各区每季度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推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到边到角。全市各类人民调解预防化解矛盾纠纷7.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9%二是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联合市法院、武铁中院推出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十项举措,实现过八成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环节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初步彰显。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2023年度武汉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5家单位首次现场评议,压实普法单位责任,全年组织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7.2万余场,普及群众677万余人次。

(六)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一是强化监督合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市政府交付的建议提案54件。二是规范政务公开。全年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件。

一年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涉外法律服务能力仍显不足,行政执法监督质效需进一步提升等。

二、2025年工作

(一)扎实推进验收评估。组织开展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终期验收,推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评估,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的任务。

(二)提升立法质效。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开展小切口立法及调研10件以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中广泛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和人民群众意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三)全面推进规范执法。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执法工作重点督查、罚款设定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定《文明执法规范指引》《行政检查办法》,畅通12345市民热线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举报投诉渠道。

(四)提升法律服务供给水平。常态化组织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重点围绕汽车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组织律师团队上门开展法律服务需求调研,动态建立优势产业法律需求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点单式法律服务。打造区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完善配套制度,与国际知名调解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律企对接平台,为外经贸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资源,防范化解涉外法律风险。


附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