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0897245/2023-34101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武汉市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19-12-09 16:30
名称
关于印发《武汉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关于印发《武汉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12-09 16:30 来源:武汉市司法局

市局机关相关处室,各区司法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部署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市局制定了《武汉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区司法局可突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公益属性,参照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实施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动态调整。



武汉市司法局

2020128

武汉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

序号

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提供获取方式

服务提供主体

依据

1

法治文化

设施

社会公众

设立以法治为主题的广场、公园、场馆、长廊、街区、宣传栏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

免费开放

市、区司法局及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部门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2

法治文化

作品

社会公众

制作、发布普法短视频、情景剧、动漫、微电影及普法宣传手册、海报、公益广告等法治文化作品。

武汉普法网,武汉法律服务网,“武汉普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知乎号等;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

市、区司法局及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部门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3

法治宣传

教育活动

社会公众

广泛开展以《宪法》《民法典》等为主题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法治为民”为主题的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园区普法宣讲“六进百场”系列活动。

主动提供

市、区司法局及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部门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4

法律咨询

服务

社会公众

解答基本法律问题、导引相关服务、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窗口;社区(村)法律顾问;湖北“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武汉法律服务网、“武汉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武汉法律服务网”移动客户端

市、区司法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5

法律法规

查询

社会公众

建立法律法规数据库,提供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等检索查询服务。

武汉法律服务网

市司法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6

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查询

社会公众

建立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案例库,提供相关典型案例查询浏览服务。

武汉法律服务网、“武汉法律服务网”移动客户端;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

市司法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7

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

信息查询

社会公众

提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职业、奖惩、业务、社会服务、信用等信息查询服务。

武汉法律服务网、“武汉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武汉法律服务网”移动客户端;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

市司法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8

法律便利

服务

社会公众

提供法律服务办事指南。

武汉法律服务网、“武汉法律服务网”移动客户端;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窗口;社区(村)法律顾问 

市、区司法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9

法律援助(申请类)

法律援助申请人

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湖北省法律援助条例》、《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

10

法律援助(通知辩护、通知代理类)

司法机关通知辩护、通知代理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强制医疗被申请人

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刑事辩护、刑事代理等无偿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机构指派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扩大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范围的通知》

11

值班律师

法律帮助

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法律援助机构在看守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派驻或安排值班律师,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提供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申请法律援助等法律帮助。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释明认罪认罚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指控罪名、量刑建议、诉讼程序适用等事项提出意见;犯罪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时在场。

法律援助机构派驻或安排值班律师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扩大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范围的通知》

12

军人军属、退役军人

法律援助

军人军属、退役军人

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优先受理、优先审查,适当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优先指派或者安排人员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提出申请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司法部、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

13

公证、司法鉴定法律

援助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

法律援助受援人办理公证、司法鉴定,按照规定减免费用。

向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提出申请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司法部、财政部《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武汉市司法局《武汉市公证法律援助管理办法(试行)》,武汉市司法局、武汉市财政局《武汉市法律援助补贴标准》

14

人民调解

矛盾纠纷当事人

人民调解组织依申请进行调解,或主动调解,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疏导,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当事人向人民调解组织提出申请,或人民调解组织主动提供

全市人民调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15

律师调解

符合条件的民商事纠纷当事人

律师调解工作室(中心)对符合条件的纠纷进行调解,协助纠纷各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

当事人向律师调解工作室(中心)提出申请

在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的律师调解工作室,在律师协会设立的律师调解中心,在人民法院设立的律师调解工作室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扩大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通知》

16

社区(村)法律顾问

居(村)民

每个社区(村)配备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社区(村)依法治理,为居(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宣传。

居(村)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直接联系法律顾问;法律顾问主动提供普法宣传等服务

社区(村)法律顾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

17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民营企业

组织律师服务团队,广泛开展法治宣讲,帮助防范处置法律风险,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帮助健全完善企业治理,对常见法律问题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向市律师协会,或通过“武汉律政”微信公众号提出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组织主动提供

市、区司法局及工商联,市律师协会

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的意见》



附件:
下载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