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村(居)法律顾问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分析回顾
2021年村(居)法律顾问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的精心组织和村(居)法律顾问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大力配合下,圆满收官。为总结成绩、查找不足,现对2021年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01
“法指针”线上咨询情况
2021年,全市居民在“法指针”系统进行线上法律咨询总量达57500件,响应率100%,具体见下表。
表1 2021年线上法律咨询数
从时间上看,“法指针”线上咨询量整体呈逐月上升趋势,月均增长率达到22%。2020年12月31日,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举办了“法指针”上线发布会。2021年1月1日,人民网、法治日报、新华社、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由于发布会热度的影响,1月的咨询量达到了1101件。随着发布会热度的消退以及受春节长假的影响,2月咨询量为全年最低。自3月起,咨询量稳步逐渐上升。5月,为深入推介应用“法指针”系统,努力实现全天候便捷高效法律服务全覆盖,于5月17日至31日组织开展了“法指针”宣传推广有奖竞答活动,并同时在全市23个主要地铁站投放“法指针”大幅海报,地铁全线滚动播放“法指针”宣传视频。活动结束后,“法指针”系统所在的微邻里平台新增注册人数35890人,现有注册人数4437490人。通过活动推介“法指针”系统、普及《民法典》知识,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知晓率和使用率。5月底,全市印制“法指针”宣传品十万份,发放给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点,用于日常工作宣传。宣传推广之后,咨询量大幅提升,7、8、9三月趋于稳定;10月受国庆长假的影响,咨询量略有下降;11月、12月咨询量持续增长,咨询量不断刷新纪录。
图1 2021年全市各月线上咨询数
从区域看,各区咨询量分布不均。洪山区居民咨询量最多,占到全市咨询总量的30%,其次分别是新洲区、武昌区、黄陂区和青山区,分别占比18%、15%、10%和9%。以上五个区咨询量占到全市咨询总量的82%。
图2 2021年各区线上咨询占比
从咨询类别看,排名第一的是邻里纠纷,占比超过了全市全年咨询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法指针”系统中,所有的咨询问题被分成了20个类别。表2中所列的是占比靠前的十大类别,占比达到83.5%。排名靠后的十个类别分别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抚养继承、建筑工程、仲裁咨询、医疗纠纷、行政事务、知识产权、刑事辩护以及行政复议,咨询量合计占比仅16.5%。前十个类别的咨询量是后十个的5倍。
表2 2021年线上咨询分类统计
02
“法指针”线上解答情况
在“法指针”系统中,同一件次居民咨询,可以由多位律师解答,供居民自行择优选用。律师解答的积极性较高,全年平均一个咨询可以得到3.6个解答。
从时间上看,5月份因受到集中宣传推广的影响,咨询得到的解答量最多,为6.4;9月份的咨询得到的解答量最少,为2.6;其他月份的解答咨询比在4左右波动。总体上看,解答量与咨询量呈正相关性,即解答量随着咨询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3 2021年线上咨询各月解答情况
从区域看,洪山区村(居)法律顾问参与线上解答最积极,平均每个律师解答量达到346件,其次是硚口区、江汉区和汉阳区,分别达到297件、156件、133件。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江夏区、新洲区和黄陂区,但并不能将此完全归因于律师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主城区以社区为多,新城区以村为多,按照村(居)法律顾问的管理规定和现实情况,一名律师只能担任一个社区的法律顾问,但可以同时担任不超过5个村的法律顾问,所以在现实中新城区的律师人数并非如“法指针”系统中显示的那么多。
表4 2021年线上咨询各区律师解答情况
注:居民咨询的解答不受村(居)法律顾问所在行政区划限制。
各区律师线上解答量占比的排名与各区律师的平均解答量排名基本一致。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洪山区(29.7%)、硚口区(18.7%)、江汉区(8.2%)、汉阳区(7.7%)和武昌区(6.3%)。
图3 2021年各区律师线上解答量占比
“法指针”上线初期,处于磨合阶段,平均响应时间有所波动,但后续逐渐趋于稳定,响应时间逐步缩短。
图4 2021年线上咨询响应时间
03
“周四有约”线下工作情况
全年各季度提供的线下法律服务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于“周四有约”模式运行多年以及线下面对面沟通的优势,居民目前更倾向于进行线下法律咨询,2021年全市线下法律咨询量(106385)接近线上咨询量(57500)的2倍。
表5 线下法律服务数据统计
在各区中,平均每名律师使用“法指针”系统上传案例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汉阳区(4.4篇)、江汉区(3.41篇)、武昌区(3.38篇)、洪山区(2篇)区和硚口区(1.9篇);平均每名律师上传日志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江汉区(33条)、汉阳区(25.3条)、硚口区(22条)、洪山区(16.8条)和武昌区(10.6条)。
表6 上传案例和日志情况
04
先进典型
2021年第一季度及之后各月共开展10次“服务之星”评选活动,经街道推荐共评出“服务之星”1107人次,涉及村(居)法律顾问669名,其中当选5次以上的共22人,详情见下表。
表7 被评为“服务之星”5次以上的法律顾问
积极参与“法指针”线上咨询解答,积分在1000分以上的有50人,1500分以上的有24人,2000分以上的有15人。积分超过10000分的有三人,他们分别是洪山区张家湾街长江社区的法律顾问张悦、硚口区宗关街汉西社区的法律顾问向细生以及洪山区和平街白马洲社区的法律顾问张景天。
表8 积分超过1500分的法律顾问
2021年,“法指针”平台上线,得到了全市村(居)法律顾问的广泛支持。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在提供原有线下法律服务的基础上,克服各项困难,在“法指针”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全年平均响应时间6.1分钟,在建设法治社会、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2022年,我们将“为民办实事”贯穿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过程,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系统好用、管用为工作方向,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同向发力、多措并举,将村(居)法律顾问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及时回应居民的法律需求,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专业法律咨询服务的作用,着力打造便捷高效法律服务,擦亮法润民心、法治惠民的“武汉品牌”。